请在线提交您的留言,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2月20—22日,LCB2025大圆柱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新能源汽车、电池厂、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众多企业、专家,围绕大圆柱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讨论。清研纳科出席活动,全面展示了干法电极智能装备、干法极片、干法电极材料等创新产品,吸引了众多现场参会人员的驻足。
大圆柱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优的结构稳定性和更低的制造成本,是当前动力电池与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干法电极工艺凭借环保、低成本、高效等显著优势,改变了传统的电池制造模式,在推动大圆柱电池量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论坛期间,清研纳科副总经理魏靖轩在演讲中分享了清研纳科在干法电极工艺及量产装备开发方面的创新与突破,系统阐释干法电极技术如何突破行业瓶颈,赋能46系列大圆柱电池量产进程,为锂电产业技术变革注入强劲动力。他指出,干法电极工艺通过减少溶剂和干燥环节,有效提高生产速度,降低了20%总体制造成本。极片的压实密度、面密度、快充能力及极片稳定性均有提升,能量密度可提升20%,适配固态电池、4680大圆柱等新一代电池领域。清研纳科通过设备优化、工艺创新,成功实现干法极片制备。在混料环节,清研纳科开发出高效干粉混合设备,采用分段投料设计,根据材料调整混合参数,成功克服了混合均匀度低、纤维化弱等难题,实现材料“流沙若水”的均匀状态,混合均匀性更优。在成膜环节,公司通过设备与工艺创新,自研超高压均匀辊压和辊缝控制技术,精准调节压实力度,确保极片厚度均匀性,厚度误差控制在±2μm以内。
▲清研纳科副总经理 魏靖轩
目前,清研纳科多辊连轧装备通过多次升级迭代,已完成干法产品系列化,开发了实验、中试、量产设备及整线解决方案。其中,干法双面成膜复合量产设备,成膜宽度最大达1000mm,最高机械速度100m/min,适配规模化量产需求,为大圆柱电池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设备基础。专为实验场景设计的干法电极实验设备,支持三元、磷酸铁锂、硅碳等材料的快速试制,为技术验证提供精准平台。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46系大圆柱电池的降本增效探索”主题展开深度探讨。针对固态电池、干法电极、高镍高硅材料与46大圆柱电池的结合,清研纳科副总经理魏靖轩强调:干法工艺是推动下一代电池技术落地的关键引擎,尤其在厚电极制造和固态电池适配性上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自成立以来,清研纳科始终致力于成为全球干法电极智能装备引领者。公司秉承让电极制造更节能环保的使命,专注于干法工艺创新与设备开发,为电池制造企业提供高效、环保的设备及整线解决方案,助力电池制造迈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新时代。